今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说到美育工作是一种文化担当、教育担当,耄耋之年,初心不改,体现了不懈奋斗的文化情怀和对教育事业的无尚热爱。总书记回信让我们体会到党中央对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视,对国民精神世界的关怀,对艺术教育事业的关注。
一、新时代美育工作的重要性。总书记强调美育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都健康成长。在这样的历史时刻,美育工作肩负着的历史使命和压力是巨大的,美育对社会至关重要。通过美育教育,学生准确分辨美与丑,找回存在价值和幸福感。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素养,以审美意识来感受和发现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美,因此美育工作刻不容缓;用美的原理教授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走向审美创造的更高境界,这是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美育工作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美育工作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各个学校探索出很多很好的经验,美育工作育人导向更加突显,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资源保障持续向好,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品牌项目成果丰硕等等。但是美育教育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实践理论相结合,实践教学坚持传统文化教育不足,与社会行业衔接不够突出,美育宣传平台搭建不够,美育工作创新度不够,以及重技轻艺,市场化过于严重,过分强调西方艺术法则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各类学校,特别是美术院校的美育工作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补齐短板,确定新时代美育发展的目标和提出新时代美育发展的举措。
二、新时代美育教育应该重点把握的原则。在新时代世界各国的关系更加多元,文化碰撞更加密切,中国传统美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下美育教育发展成为了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第一要以开放性原则为美育教育的发展方针。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美术界迎来了新的春天,西方的现代美术以及美育模式大量涌入中国,使得中国美育教育模式由单一的现实主义美术教育向多元教育模式发展,开放成为了美术界高频率的词汇,开放性原则逐渐成为全国美术教育办学的方针,“请进来”与“走出去”再次成为中国美术界的新常态。进入21世纪与其他国家联合办学成为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鲁迅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开放性的国际视野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与国际接轨,在不同文化与理论的碰撞中增进了解,促进交流,培养了一批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外国的美术学院的发展经验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和设计理念,以及教学特色也因此使我们从中受益。开放性另一方面是艺术对人民的开放。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我们美术学院应该敞开大门将美术与社会联动,打破封闭的美术展览模式,用美术肩负起服务社会的责任。最近几年许多学校都开展毕业季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学术活动,宣传活动,更是一次契机,是美术与大众互动的契机,成百上千的作品面向大众展示,不仅增加了城市的文化氛围,更是提升了大众的文化审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方面通过科技创作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潜移默化的发挥着服务大众的作用。
第二以整合性原则发展教育方针。完全沿袭着传统前进很难突破,但是我们又不能离开传统,离开传统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同化。同化就是以一些国家的文化为导向,文化的多元得以消减,传承成了自身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我们并不排斥他者文化的成果,而是要在立足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海纳百川,对美术进行综合的创造。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要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中,因为美术需要个性,而个性存在着三个方面,一是民族个性,二是时代个性,三是艺术家自身的个性。在这方面我们只有深深深入中国艺术精神之中,兼收并蓄,才能培养有底蕴,有事业高度,有时代使命的艺术家。
三、新时代美术教育发展的举措。第一立足时代,强调艺术与科技文化的进一步结合。在新时代将时代的气质融入到美术教育之中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动力。在新时期,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如何将科学技术与美术进行结合成为当下美术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美术教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美术学院由传统的油画、中国画等学科慢慢吸收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等,不同时期就要以不同视野看待美术的内涵。科技文化虽然不是全新的视角,但是科技文化却是在不停的发展,美术教育也应该吸收他们的成就而服务于自身。尤其是在大数据与云计算时代,如何将其运用到理论与实践学科,必是美术工作者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问题。第二立足传统,强调文化与历史的认同感。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美术本质就是文化精神,它也成就了国家的象征,时代的旗帜,时代的先导。美术教育更是应该深入到美术精神中进行探讨,只有将美术教育深深扎入传统文化中才能对自身文化历史有认同感。认同感的构建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力量的凝聚,更是摆脱文化被他国同化,树立起自身美术评价体系,形成自身的美术教育体系的基础。因此要想在文化全球的视野中树立起具有个性化的美术教育,让自身文化树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就必须将传统文化作为美术教育之根基,最基础的也就是最根本的要求是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艺术教育成为公共文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创新的重要动力,高等美术院校在国际竞争不变的情况下如何与时俱进调整教育思路和模式,推进教育成果和个人质量的提升,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当代美术教育之路是非常重要的责任。学校应该保持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学校应保证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数量规模,促进学生艺术评价与创造能力养成的效果。
四、强调大众教育,提升大众审美意识。应该发挥学校党委在美育教育中的作用。一是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这在总书记回信,以及大会中的讲话得到充分体现。二是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师德师风应该作为第一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该强化。三是坚持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系统的美育考核体系,包括教师,也包括行政其他人员,科学全面的顶层设计,形成大美育的格局。新时代美育教育是美育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会更加自觉的“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不断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不辱时代使命,奉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