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坚持立德树人,探索新时代加强美育工作的新模式》。在座的很多专家都提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我们能够在回信当中充分的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亲切关怀,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新时代美育改革发展,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人提出了根本的遵循。教育部开展的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我在新闻报道当中看到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谈到:美育要高度重视思想和价值观的培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的各方面各环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表示:作为专业艺术院校要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我认为对于一般高校来说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艺术院校来说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艺术观从本质上讲就是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艺术院校的具体体现和深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思想也变得多元化,个性化,趋利性趋势明显,这些因素必然影响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进而反映到创作的作品中。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艺术观教育,无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手段。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是国家领袖对教师的重托,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在新时代如何加强艺术高校的美育工作,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天津美术学院在今年教师节期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交流体会,明确了教师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交流讨论中教师们产生了高度的共鸣,思想聚焦在坚持立德树人,坚守艺术理想,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的育人观上。大家认为美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艺术,还要让学生们的心灵美起来,不但要有审美观,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作为美院教师,要本着对精神与心灵的高标准来培养学生、创作作品。
一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着眼扎实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努力培养德才兼备艺术人才的办学目标,秉承“崇德尚艺 力学力行”的校训精神,将思想政治工作聚焦于诊脉艺术类师生的专业特点,将美育教育和学生的思想引领与专业教学、科研、创作相结合,探索“崇德尚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打造“艺德·艺心·艺行”育人工程。
一、探索“崇德尚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学、科研和创作实践中,围绕建设“大思政”格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政工作的改革攻坚为抓手,推进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的同向同行,引领广大学生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理念”,致力于“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兴盛”。思政课堂方面,着眼于思想政治理论与艺术观念教育相结合,以《原理》中“辩证否定观”和《概论》中“科学发展观”两堂市级示范建设课程为切入点,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同时邀请专业老教师参与打造思政选修课《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文艺繁荣兴盛》。课堂思政方面,以《大学文学鉴赏》《字体设计》和《风景写生》等八门专业课程为切入点,组织引导专业课教师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之中,深入挖掘专业教师的实践育人功能。“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天津美术学院歌颂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作品展将于12月18日在我校美术馆开幕,展览将展出我校师生创作的200余幅反映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艺术作品,展示学校师生在新时代秉承改革开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组织申报主题性历史画创作,启动《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类专业创作立项机制》,鼓励专业教师、辅导员带领学生团队开展主题创作。不断推动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的纵深开展,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打造“艺德·艺心·艺行”育人工程
一是搭建“艺德”育人平台,注重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我校以“大匠之园”为主题举办展览,展出我校在国内外艺术领域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萧朗、白庚延等的艺术作品、课堂教学手稿和文献等,纪念老一代艺术家、老教师对学校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凝练了我校艺术教育“崇德尚艺”的传承精神,为师生提供鲜活的修身学艺范型,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引领。
同时充分利用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开展“五四精神与时代同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举办名师访谈活动“艺术之旅”,让学生感悟大师的艺术人生,激励学生的成长成才;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大讲堂、传统文化实践工坊、传统文化传承主题教育等“礼敬传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总计20场;组织举办“传承五四志,共绘版画情”版画体验工坊、“画说习近平语录”“画说军训——传承红色基因,塑造完美品格”“远离校园贷·青春筑未来”等一系列思政主题创作活动;《一版一染:重温传统手工艺之美》工作坊获得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实践工作坊专场活动三等奖等,在加强大学生美育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搭建“艺心”育人平台,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建设“绘心情·会生活”艺术育人工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创作结合,培育学生乐观积极的心理品质,被推荐参评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我校心理剧《后会无期》获首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及多项单人奖。将资助育人与美术相结合,举办“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及成效,鼓励我校受助学子利用专业特长奋发图强、励志成才,营造了感恩、诚信、奉献的校园文化。
三是搭建“艺行”育人平台,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养成。开展“新时代·实践行”系列实践活动、“艺言艺行”、“学雷锋月”“暑期三下乡”、研究生支教团等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历史成就,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实践中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崇德尚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和“艺德·艺心·艺行”育人工程的持续开展,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的同向同行,有效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专业教学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明显提升,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逐渐形成具有艺术专业育人特色的“天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