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的精神、知识生产系统,一是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宇宙万物的认识把握,其原始的驱动力来自人类的好奇心。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今天有一个爆炸式的加速度,处在新世界的临界点上。比如量子力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冲击到哲学和人文科学的一些经典认识,将深刻地塑造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科学最精深的部分,是和诗、哲学、艺术相通的,那些最重要的公式、定律和思想,闪耀美学的光芒。场、弦、量子纠缠……这些概念,涉及本体论、认识论,与气、境界、形象思维暗通款曲。二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人、人类社会。驱动力根源于人类的理性。日益深化的全球化,像个高能反应炉,发生裂变链式反应,形成巨大撞击、带来海量矛盾,谁也无法回避和独活,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十字路口。这些问题和矛盾,挑战人类的理性能力,映射在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中,也使一切桃花源和象牙塔变得无足轻重。三是艺术,驱动力来自生命情感。艺术的功能是美育。蔡元培提倡美育代宗教,中国的传统不是宗教社会,超越世俗社会的那一块精神心灵世界、情感世界,靠艺术与美育来完成。用艺术塑造人格、塑造灵魂、塑造情感,完善心灵世界。人生三大矛盾,生与死、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情感,针对的是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意义和价值展开时困惑、痛苦和喜悦,以及内心选择时交战、平衡。这三大矛盾,都与艺术、美育密切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八位老教授回信,讲到立德树人,是对人文教育、美育的根本要求。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物质世界极大丰富充盈,一些城里人丢掉的破烂都比40年前买不了买不上东西更精致高级,但在精神世界,在心灵、人格、道德、审美上,粗卑粗糙粗陋的问题还很严重,有落差。西安美术学院的这次论坛提出“重塑艺术的美育功能”,很及时很有针对性。美术学院要把“美"放前面,文以载道,以美驭术,把美术教育放在立德树人、培育人文精神的大系统、大目标上去展开,而不仅仅是专业、是绘画、是技巧这样一些狭隘的理解。未来全国美术学院在能力水平上的竞争,是看谁解决短板问题,看谁的人文氛围扎实、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