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我院2015年度《西北美术》学报编委座谈会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副院长、《西北美术》杂志社社长、编委会副主任贺荣敏主持会议。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编委会主任郭线庐,党委委员、副院长姜怡翔,李四军,院长助理吴昊,编委会副主任李青,编委会委员王志刚、王保安、石村、史纲、朱尽晖、任焕斌、李玉田、应一平、何军、张莉、张凌、张浩、张元稼、武小川、周晓陆、周维娜出席。
贺荣敏教授首先向编委介绍学报改版后的基本情况。他指出,2014年至今,《西北美术》无论在稿件数量还是在作品质量上均较改版前取得较大突破,充分反映学院美术教学及理论研究成果,发挥学报窗口效应及学术导向作用,扩大了我院在全国艺术院校和艺术界的影响力。副社长、主编应一平教授从具体工作要点入手,汇报学报在学院科研成果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两年来,学报展示了当代中外美术现状,参与校内外各类高水平学术论坛,特约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作者,发表国内外多位著名学者专投优质稿件和优秀作品,倾心打造西安美院品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上传、全球检索,是目前国内艺术类高等院校唯一可全文免费阅读电子书的学报。“杂志社官网”及“龙山艺术网”全文上传刊载,供读者免费浏览,最大限度地扩大影响,拓展交流空间。2014年11月18日,《西北美术》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首批学术期刊。
随后,与会编委针对《西北美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讨论。编委们对学报改版以来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肯定,彭德递交了书面发言。他们提出,改版后的学报以教学、科研、创作为支撑,面貌焕然一新,在保持现有学术高度的同时,应尽可能加强资讯性、导向性、地域性、批评性和典藏性。
院长郭线庐教授强调,学报对我院长远发展起到了“窗口”效应,在传统媒体受到严峻挑战的环境下,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切中脉搏,找准立脚点和定位点,紧紧围绕学术性、当代性、多元性、系统性和时效性,办出自身特点,力争做到留得住、传得开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副院长、杂志社社长贺荣敏教授最后指出,《西北美术》承担发扬优秀艺术精神,引领正确艺术导向,推进艺术健康发展的使命,应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观照世界,希望编委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支撑学报高端的学术品味。
(图/文:科研创作处《西北美术》杂志社 编发:党委宣传部)

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