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记、院长信箱

  • 融媒体系统

  • OA系统

  • 全媒体系统

  • 校园服务

  • 西美AI

  • 微博

  • 微信

  • 抖音

  • 举报邮箱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 陕ICP备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 /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16989

西美要闻

《靳尚谊艺术回顾展》

发布日期:2005-04-14 11:16

由文化部、教育部、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书画室支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靳尚谊艺术回顾展》于4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

这是当代著名油画家、艺术教育家靳尚谊从事艺术创造50余年来的第一次大型个人画展,除了画家自己的积累外,还从全国各地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私人收藏中汇集作品,共160余件,分油画人物、风景和素描三大部分展示。从当年的成名作到最新的手笔,全部作品真实地印记着他长期勤奋探索、不懈追求的艺术道路,展现出这位艺术名家的精湛贡献,构成了他的艺术世界的丰沛气象。展览大厅被重新设计成暖红色的墙面,装点出典雅庄重的格调,使展出的作品散发出经典而令人亲切的光彩。

靳尚谊的名字与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中国美术进程紧密相连,人们曾在许多重要美术展览中见过他的作品风貌,也熟悉他那独特的古典型艺术风格。但这次集中了他全部代表作的展览,让人们整体地走进他的艺术空间,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走近他的心灵世界。他曾多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87?2001),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他从50年代初走上艺术创造之途以来,专攻油画,锲而不舍,卓然成就为人民共和国培养的文艺工作者中的一位优秀代表;他同时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在培育人才上付出了极大心力,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一位深怀理想、努力践行的艺术教育大家。

油画作为从外国引进的画种,由于具备广泛的社会接受基础,经过几代中国艺术家从吸收到创造的努力,已在现代型态的中国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靳尚谊等一代画家把发展油画当作自觉担负的文化使命。他的油画研究,采取沉潜往复的态度,探索现实主义方法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个性风采和学术品格。他的创作以人物肖像为主,重在反映中国人的优秀气质风貌,体现了深邃的现代人文精神。他的艺术紧密联系着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时代变迁,立足民族文化的土壤,成功地实现着外来艺术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成为在发展中国油画之路上的一位当代实践家和学术引领者。

在代表了中国油画精湛水平的靳尚谊艺术世界里,人们可以欣赏到一个个艺术形象蕴涵的生活气息和时代风采。在这位以美好理想为目标的画家创造的艺术面前,人们将如临春风,感受到清新而纯净的艺术气氛,领略到艺术的典雅、含蓄与和谐。

4月1日,是有着87年办学历史的中央美术学院的校庆日,曾在这所著名艺术学府担任了14年院长的靳尚谊,把自己的艺术回顾展当做生日礼物献给母校,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母校的热爱。

由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精心印制的大型画册《靳尚谊》同日首发,画册收入了他全部的作品和潘公凯、詹建俊、朱乃正、钟涵、袁运生、邵大箴等画家、理论家撰述的评介文章,成为全面认识和理解靳尚谊人生与艺术历程的重要文献。雅昌艺术网开通了靳尚谊专栏。

由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精心印制的大型画册《靳尚谊》同日首发,画册收入了他全部的作品和潘公凯、詹建俊、朱乃正、钟涵、袁运生、邵大箴等画家、理论家撰述的评介文章,成为全面认识和理解靳尚谊人生与艺术历程的重要文献。雅昌艺术网开通了靳尚谊专栏。

展览将到4月11日闭幕,并在上海美术馆展出。

靳尚谊于1949年15岁时考入时由徐悲鸿任校长的北平国立艺专,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立后,他得到董希文、吴作人等名师指导和正规训练,1955年他20时岁,又进入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执教的油画训练班学习,在那个集中了当时全国各地精英、代表新中国油画最高水平的课堂里,靳尚谊是年纪最小的一个,两年以后,他以优秀的毕业创作进入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油画家的行列。

靳尚谊的绘画创作以“革命历史画”为起点,人们熟悉靳尚谊也是从他取得“革命历史画”创作成就时开始的。从1957年的毕业创作《登上慕士塔格峰》开始,他陆续通过《送别》、《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十二月会议》、《长征》等作品,显示了他的艺术才能和用艺术反映社会现实的抱负。

靳尚谊的艺术成就尤其集中在大量人物肖像创作上,在当代画坛,他是一位以油画肖像为专攻的画家,这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就是他创作的油画肖像。其中以《在和平讲台上》这幅去年在嘉德艺术品拍卖会上露面的周恩来肖像和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名作《十二月会议》开始,他创作的油画肖像构成了一个人物长廊,历史的片段、时代的风采和现实的生活都浓缩在他塑造的形象之中。在作品中,他表现了人的形象特征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在统一。从50年代开始,他在肖像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塑造”而不是“描绘”的方式,就展现了与其他同辈画家相比所不同的艺术方式,也是他在前辈油画家肖像创作经验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学术深入的标志。“塑造”的方式包括对油画表现力的研究,也包括对人物个性和精神状态的揭示。在当年油画画坛的整体风格趋于苏俄样式的形势下,他独辟蹊径,专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经典作品,从造型语言的体系角度理解欧洲油画的本质特征,显出了文化认识的高度和学术上的先觉。与此同时,他也更多地从经典的经验中感悟到了形象塑造的精神性价值。这种超越当时历史条件局限的认识使他出手不凡,但又显得朴素与内在。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境界和艺术情趣的真情流露,他说:“我把肖像画创作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要体现我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追求。”他年轻立志,把艺术理想凝聚在肖像创作之中,刻画了一系列中国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意义的人物,成为一个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追求丰富的精神世界、追求善良与智慧的象征。他创造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平凡劳动者的动人形象,足以激起观众的共鸣,挖掘生活中的美、心灵中的美,也感召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生活的真谛,反对生活中丑恶的东西。他力图通过对理想生活的描绘,纯净人们的心灵。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是一位追求理想美的画家。

改革开放之后,靳尚谊前往欧美考察许多艺术博物馆,研究欧洲油画的发源与发展,特别重点地研究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古典油画的精华。他认识到西方“明暗”造型体系的技巧特征,也深入理解西方经典艺术杰作的文化内涵,受到名作中那种崇高精神之美的召唤,从形式语言和精神价值两方面建立自己的艺术目标。在人物造型上,他从写生到研究,找到从形体边缘处理上入手的具体途径,得到明确的、强化的形体力度,并且进而体会到具象造型体系中深含的抽象关系之美。他在用油画这种外来语言表现中国人、创造出中国人形象的丰富性方面卓有贡献,成为中国油画在新时期发展精进的重要标志。以他的艺术风格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油画流派,在美术界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83年《塔吉克新娘》的创作,标志着靳尚谊进入了新的境界,他运用古典主义手法,强明暗的处理,轮廓明确、色彩单纯强烈,以塔吉克新娘优美动人的形象,略带羞涩、拘谨的表情,对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奔放的感情,予人一种美好、纯洁的触动,表现出他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和强烈向往,把艺术风格、审美理想、生活抱负融为一体。在这次展览中,数幅《塔吉克新娘》系列让人看到中国油画写实风格的历史转折。

展览的重头作品还有靳尚谊80年代中期以后创作的油画《果实》、《青年女歌手》、《医生》、《画家》等现实人物肖像。这些作品既刻画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也结合了背景环境的典型特征,特别还表现出靳尚谊追求中国文化意境的探索,构成了人与空间的统一和情景交融的新境界。以彭丽媛为模特的《青年女歌手》一幅最为成功,这幅画不仅最能显示他深厚的造型功力与熟练的绘画技巧,还最能显示他捕捉并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过人本领。他将一个现代人物与古代的山水画放在一起,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联系,通过微妙色调的把握、虚实节奏的控制,处理的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使典型环境与典型形象达到空前的统一。

在艺术上表现“人的主题”,是靳尚谊艺术创造的时代特质,也是这次展览突出的学术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用《塔吉克新娘》系列肖像给画坛带来的清新与清纯之风。在中国社会从纷乱中解脱、人们的精神空间需要美好理想的那个年代,他的作品恰逢其时地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人物神情的含蓄,作品格调的典雅,整体意境的纯静,都对应了当时社会文化心理的希翼与向往。在《青年女歌手》、《果实》等作品中,他表达的是回归人性、呼唤美好的社会理想。他笔下的众多青春女性肖像,成为新的文化主流中醒目的浪花;而《医生》、《瞿秋白》、《画家》等作品,以人物身份的特定性展示了他在“人的主题”上的深化,也即用“知识分子肖像”系列提示了理性和智力的价值。在画坛艺术观念纷乱、现实主义手法受到冷落的时期,他不是简单地对“写实”的风格作维护观,而是以深化“人的主题”刷新了现实主义的价值;他的“知识分子肖像”创作可以分为两条路径,一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从一般中凝练典型,以典型提升一般,作品充满心智闪动的清澈透明,又散发出朴素、单纯的气息。另一条是以《黄宾虹》、《髡残》为代表的历史人物。在这条路径上,他更多地从语言层面入手,通达人的心灵世界。在作品中出现的传统艺术意境和中国文化气质的手笔,实现了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传神写照。《黄宾虹》的多幅变体为当代肖像创作留下了特殊的蓝本,画家一幅一幅地反复探索,每一幅都再三易稿,长期经营。通过对“人的主题”的反复挖掘和反复吟诵,使作品成为超越具体人物的文化精神的象征,也把自己对西方体系的领悟通到中国传统的写意笔墨上来。在中西融合这个时代课题上,靳尚谊创造了前人未达的崭新意境和高度水平。

这次展览,还展出了靳尚谊创作的不少精美的人体作品,如《双人体》、《侧光人体》、《自然之歌》、《女人体》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反映出靳尚谊优秀的艺术感觉,也具有单纯、宁静、安详的气氛和意境。除了充分运用肖像创作中的色彩及笔墨技法外,他着力通过边线整体的洒脱处理和环境的有机结合,把复杂的人体造型简约和单纯化,把复杂的色彩变化统一在安静的基调中,形成一种纯洁、崇高之美,达到洗练、流畅、纯净的境界。体现了对人自身价值的歌颂,这与他在肖像画创作中对理想美的艺术追求是一致的,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肖像作品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靳尚谊在艺术题材上又有了新的变化,那就是刻画了一系列当代人物肖像,展览中展出的数幅女青年肖像,在他一向整严的风格中透溢出活泼的笔调,造型和色彩都更加鲜活,是对新的时代生活的写照,也表达了现代人的精神面貌。

这次展览还展出了人们以往少见的他创作的风景作品和素描作品。在精湛的油画笔调下,中国的风景既有浓郁的乡土情怀,又有华彩丰富的油画韵味。素描人物写生更是饱含特定的时代生活气息,富有生动的性格。

靳尚谊从来不是一个只把绘画当作个人出路的人。他把职业上的努力与这个时代的先进文化的使命自觉地联系在一起。从青年时起,他就坚持关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精神形象,坚持到各地去做普及传播的教育工作,尤其是越来越重视从民间传统中探求发展中国气派的油画的可能性。他在自己的口述回忆录的最后,曾经概括地总结了两个“漫长”:一个是自己对油画艺术的掌握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一个是“中国油画要走自己的路”,“只有学好西方的艺术语言与表达能力,又具有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才能成熟”,这更是整体上更漫长的过程。他说到:“对于几十年在油画艺术上学习、研究、探索、追求,我的自我评价是什么呢?我觉得我只是在做打基础的工作。这种工作和老一辈画家差不多,就是为中国油画艺术进一步发展打基础。也可以说是起着奠基的作用,让未来的年轻人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前进。”

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面临着如何解决立足于中国社会写实、扎根民族土壤和不断吸收外来营养等课题,更面临着世界范围内艺术发展多样性的挑战。在“观念”取代“手艺”、新科技手段的影像取代手绘图像的时代,靳尚谊的油画道路和他对发展中国油画的见解,对于画坛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关系问题,有着深刻而积极的意义。

靳尚谊先生今年年届7旬,正值经验丰足的人生盛期,并且仍在致力于新的创造。这次展览,既是他已有成果的汇集,更是他艺事常青的象征。

《靳尚谊艺术回顾展》组委会提供

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