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琼斯(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院长):非常感谢校方邀请我来参加盛典,我今天下午的演讲将会有一点特别,请大家接受我英国式的口音,一个在美国工作的英国人口音。我保持了我自己的特色。今天很高兴遇见了这么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院长们,在和他们交流的同时我也问了他们一些问题,我应该为你们去说些什么呢?
由于这两年的经济危机,不仅影响到了别的领域,同样也影响到了教育行业。在美国很多院校艺术类的专业已经进行了重新定位,在中文里面非常有趣的词是“机遇”,有危机也有机会。所有这些变化都影响到在学校里的学生,影响到学生的特性征就是现在的学生全部都是数字革命的产物,这些学生的特色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戏剧性的被改变。数字革命不再是一个革命,它更是一种日常发生的普通事件。学生在现在可以从不同的途径得到他所要得到的信息,可以从互联网、书本、学校,也可以从电脑上。所以现在的学生在做拼贴方面是非常杰出的,但是牵扯到文脉和语境方面这些都毫无作用。
我们在艺术史和通识教育方面有非常大的问题,我们试图努力建立一种文脉关系和语境关系,让学生从各个途径当中得到信息,在图像上得到一种文脉。所有这些都将是多元文化和跨学科的,它包括了艺术、戏剧、电影,这个问题关系到今天所要面对的学生,以及我们在未来将要面对的学生。另外还有一类学生,他们的年龄更长一些,是在30到35岁之间也将进入到学院。因此,学校在教学上面临很大的挑战,同时要适应两类学生,一类是年轻的数字时代的学生,一类是年长的重新回到学校,重新需要学到新知识,重新参与到新创造之中的人。
在美国我们看到,在不同的专业之间有这样一种流动,这种流动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我可以给你们举一个例子,经济危机彻底破坏掉了地产业,因此使得建筑学学生的未来变得十分渺茫,他们在上学期间更愿意介入到其他的设计领域,这种拥有跨学科和超学科能力的学院将会更加成功,因为现在学生需求的能力是能够跨学科工作的能力。有关教学日程表工作目前就是让教学日程表变得更加宽广、更加深入。
有关国际主义在教学中间也是极其重要的,这种跨学科的新的教学日程,同时也应该是一种国际化的和多元文化的。简单的一种学术交换、学生交换是不够的,真正的国际性和国际主义教育应该是在教师之间有一种更紧密的交流和合作,这种交流和合作是我们之前所未见的。真正的国际性教学应该同时包括了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南美板块等等,这是因为艺术是流动性的,设计在整个世界上处在非常流行的状态。目前有一种忧虑,认为艺术与设计教育在面对社会贡献方面被严重的低估,这种在艺术与设计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冲击方面,从美国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去年美国创意产业总产值达到了5000亿美元。也许你们感到吃惊,它比航空、汽车业和农业加起来还要多。
有些时候在学校中间的学生会讲他很难完成、很难实现的一件事情,会讲艺术能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是的,它可以。一个在英国学习过艺术的学生就可以改变世界,他的一个想法就可以改变世界。这个人创造了Apple几乎所有的产品,一个艺术类的学生改变了整个世界。经济危机一定可以被中国战胜,创意性的思维和创意性的观念会成为这个世纪非常重要的思潮,各种新的想法、观念、发明会使我们走出经济危机。这种创意性教学的教和学的方式必须从高中开始,在高校需要有这样一个机构,而这个机构能够培养一些老师,这些老师能够是跨学科、全方位的,不仅要懂艺术和设计,而且要培养出教师去教授这些人。
我曾经走遍整个美国,有过非常深的担忧,就是有关工艺的教育正在慢慢的死亡,所有这一切和他相关的专业全部都已经在消亡当中,例如陶瓷、书籍装璜、印刷、珠宝、首饰、玻璃、编织、家俱。所有这些相关专业的注册学生都降低了5%,而所有有关新媒介和平面的专业上升了35%,我非常忧虑有关制作东西的这种技艺正在消亡。刚才潘公凯院长提出的是一个非常严重、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样也是王胜利院长在庆典上所提到的问题,那就是全球化并不代表国家特性的一种丧失,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同样具备有关风格、历史的感觉,需要保留。有一种国际性的要求,同时又要有一种对于地方性、国家性、民族性的尊重。
所有我见过的美国院长都谈到一种道德领导,有关艺术和设计永远是把公民放在第一位,其他都在第二位。在我们重新检查教学日程的过程当中,道德和文理,有关环境、可持续性,如何改善人居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观点都被曾与我接触过的人提到。在我们这样一个艺术教育的群体当中,我们都同样的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我是愿意和大家分享这样一些想法的。
(以上文字由王陆健根据录音速记资料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