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今天非常高兴上午出席了西安美术学院60年校庆活动,在这个活动当中真正感受到一个大学的文化,一个大学的历史和这个大学的发展,也感谢西安美术学院能邀请我们参加今天的中外校长论坛,就刚才中外院长谈的问题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我感觉中国的美术与设计教育正处在历史上空前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大家深入的思考。刚才国外很多著名院校院长也谈到他们的大学发展,有两个问题:一是发达国家的院校历史相对比较长,他们在校的学生相对比较少,他们定位相对于我们是比较明确的。中国的美术院校包括美术与设计学科,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规模也非常大,学生也比较多,我感觉定位有待于我们共同的思考。在中国两千多所大学当中,有70%的大学已经设置了美术与设计专业,每年有十万毕业生要走向社会。我感觉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大学的定位问题,其次是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有社会的需求问题,用我们现在通俗的话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刚才几位校长谈到的经济危机,我想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大学遇到的问题可能会在未来呈现出来。思考我们的美术与设计专业,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或者是技能的把握,我们应该重新研究培养的学生,或者是在培养的过程当中如何了解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培养大学生的一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知识经济或者创意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艺术、美术和设计人才,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大家刚才都谈到每个艺术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定位,但特色究竟在哪里?我感觉首先要思考先进的办学理念,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二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大规模扩招之后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中国的现实问题。三是服务社会的基本定位,这里面所有的设置专业如何与国家或者区域的经济相对接。四是适合中国现实发展的规划。一个大学要有自己的规划,既要学习国际上有历史、有名气院校的办学模式,同时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国家区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定位,确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中外美术院校的各位同仁做交流和合作。
(以上文字由王陆健根据录音速记资料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