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记、院长信箱

  • 融媒体系统

  • OA系统

  • 全媒体系统

  • 校园服务

  • 西美AI

  • 微博

  • 微信

  • 抖音

  • 举报邮箱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 陕ICP备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 /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16989

西美要闻

何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讲话

发布日期:2013-06-20 09:40

    2009年10月20日适逢西安美术学院建校60周年盛典,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二楼隆重举行了“中外美术学院院长论坛”。参加论坛的有来自中国、英国、法国、比利时、美国、德国、保加利亚、澳大利亚等国三十余所知名美术学院的院长,参会代表结合全球化背景下的美术教育现状,就各自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进行了论坛。西安美术学院院长王胜利教授首先做了主题发言,会议由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郭线庐教授主持。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拴才、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师生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近二百人列席了会议。

    现将此次会议发言纪要整理如下,已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关心者。 

 

    何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十分感谢西安美院的领导能够邀请我到这里和大家聚会,我来自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美术学院前身是原来的中央工艺美院,始建于1956年。我们有幸近期在英国的排行榜上,清华大学进入到前50名之内,位于第49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也有幸在美国周刊的评比上进入了设计院校的世界第60名。清华美院从原来单纯的设计院校,现在已经成为了有美术和设计两个学科、从本科生到博士生教育的学院。清华美院的发展过程也验证了、体现了中国长达50年的设计教育过程。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对清华美院在美术与设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做一下诠释。

    改革开放以来将近30年的时间,中国的美术设计教育基本上徘徊在模仿、摸索和探讨的过程当中。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外学成归来的学者水平不断的提高,对中国的设计教育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大家都深刻感觉到在全球视野下,建设一个新时代拔尖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中国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作为一个设计与美术院校应该承担起对中国传统智慧文化与记忆文化的传承责任,这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另外,对于中国传统智慧和文化的成果要有一个传播的责任,这也显现了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贡献。作为一个艺术与设计学科,应该对世界文化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所以一个设计艺术院校,要想在当今屹立在世界范围内的著名或者一流位置,必须深刻思考我们对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思路、以及做法。我们经历了求大、求全、求名的发展阶段,显然这样不利于创新与拔尖人才的培养,人数过多,专业太全,活动太多,制约了我们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下一步我想我们必须要整合资源,包括国内、国际和社会、学校,另外要积极挖掘和继承我们中国的文化精神与内质。

我们几年来在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个是招收了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信息艺术设计面向计算机、新闻传播、经济和人文学专业招生,与艺术学科的学生一起搭建了一个互动平台,以项目教学为实施手段。另外积极探索与国际上的著名院校进行联合培养学生,目前已与意大利国际米兰理工大学等签署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制订了本校学生派出计划,明年要达到本科生的30%,研究生的50%,要具有国际留学经历,成立了6个跨学科研究所利用今年10月国际学术月将进行国际评价制度的进一步准备,此外我们的留学生的招生数已经达到了本学校的四分之一,这些举动都是在当前国际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产生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使我们学校真正在国际背景下得到顺利发展,加强和国际其他名校的互动,也希望在座的各位来自于世界名校的领导、院长们以及国内的院校们经常到我们学校指导工作。

 

    (以上文字由王陆健根据录音速记资料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