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安·霍华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美术学院院长):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谈谈我的学校和你们学校相比而言的不同之处。几年前学校分成不同的定位和方向,比如在某些专业学校是一种商业性定位,或者是像大学中的研究型定位,以及这种学术型定位的学校。在中国存在着第四个问题,关于学校的规模和尺度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像我所了解到的前任杨晓阳院长就非常关心什么是中国特点,什么是所谓的中国性。
当然这些问题我想可能都是一种过去式的问题,从我听到的来自山东、清华、广州的院长谈话,现在中国这些艺术院校都是不同的艺术院校,各自都有各自的发展方向。我们感兴趣的是这样一种学校的认知和自我定位是从哪儿来的,是从全球化来的还是从哪儿来的。例如像在我们学院有关学校的定位和特色,并不是来自于全球化,也不是来自于国家的政策,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的教工体系和我们的学生。因此在我们的学校除了学校自己做出的各种努力和行政手段以外,政府也参与干预我们学校的建制,这也决定了学校将来的发展,这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形成了学校和其他学校的趋同性和相似形,例如我们和清华、和悉尼澳大利亚其他学校的趋同性。
(以上文字由王陆健根据录音速记资料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