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记、院长信箱

  • 融媒体系统

  • OA系统

  • 全媒体系统

  • 校园服务

  • 西美AI

  • 微博

  • 微信

  • 抖音

  • 举报邮箱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 陕ICP备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 /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16989

西美要闻

冬上太行—刘文西率黄土画派写生团第四次赴太行山采风

发布日期:2013-06-19 09:22

黄土画派秘书长 贾宝安
2009-01-06 16:23  

    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在标志数九寒天“冬至”到来的季节里,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陕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文西先生率黄土画派成员王有政、陈宝生、张健伟、张立宪、潘晓东、戴信军、成文正、刘丹、高培旺、李师明、艾红旭、李百战及省内外画家沈世铎、艾薇、何彦萍,连同境内外三家媒体及工作人员共计26人组成写生团第四次赴太行山采风。
    太行山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北起北京西山,南到濒临黄河的王屋山,耸立于华北平原西部,山势险峻,绵延千里。太行山与我国的黄河、泰山等名河大山一样,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既有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又有看不尽的人间仙境和奇迹。毛泽东名著《愚公移山》中叙述的“愚公”要移走的两座大山之一便是太行山。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将士率领太行山人民经过与日寇的浴血奋战,建立了广大的太行山根据地,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新中国成立后,太行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不断地开山辟路,凿山引水,植树绿化,建设家园,创造出一个个人间的奇迹。黄土画派自2004年被正式批准成立以来,之所以四次组团赴太行山采风,正是被这座神奇而厚重的大山所吸引,被这里历史和现实的故事所感动。
    黄土画派第四次太行山采风写生团于2008年12月18日清晨出发,当天下午抵达河南省新乡市,在这里受到了河南师范大学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校党委书记张亚伟、校长焦留成和副校长黑建民分别率领该校相关部门的领导会见了刘文西及采风写生团,双方进行了亲切交谈。刘文西及采风写生团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部分校园环境和该校正在展出的“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摄影书画展”。刘文西先生所到之处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他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们进行了亲切地交流,各班级学生争相与名师合影留念。写生团成员刘丹、潘晓东教授在采风期间分别利用晚上的时间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开设了讲座。写生团陈宝生副团长将60余万字的“陈宝生艺术文集”1-4卷赠送给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图书室。
    写生团12月19日清晨到达此次采风的目的地——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辉县。虽然黄土画派自2004年起曾三次组团上太行山采风,但在寒冬季节从辉县境内上山均是第一次。我国著名诗人郭小川在其著名诗篇《辉县好地方》中写到:“辉县好地方,祖国少有,世界罕见/七停的山岭丘陵,三停的碱地沙原/东北西三面,是神仙没有背净的太行山……绝壁横空,把低垂的青天切成一片一片/太阳在这里总是睡得太早起得太晚/山沟中寒潮时常落脚,暖风却不在此流连。”诗人用精辟、夸张的诗句描写了这里的地理山貌,也用“寒潮”和“暖风”来形容这里气候的寒冷,但它绝不是指太行山的寒冬季节,而如今黄土画派写生团第四次进驻后的太行山内已是大风呼啸,寒气刺骨,气温降至零下十几度,画家们冒着如此的低温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太行山采风。
    画家们进入太行山后便被这里的崇山峻岭、万丈峡谷所吸引,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地造化所感染,更被这里历代劳动人民“愚公移山”,艰苦奋斗,开山修路,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所震撼,他们那里还顾得上天气的冷暖,他们时而观山赏云,时而开机拍摄,时而挥笔作画,恨不得将太行山的“雄、险、奇、秀”和太行山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慧、善良尽收相机内,尽绘画纸中。为了节省时间,画家们住在山脚下,吃在大山中,一碟拌山野菜,一盘炒土鸡蛋,一碗热气腾腾的糊糊面,他们吃的香甜可口,津津有味,主要是为了抓紧一切时间,捕捉住一切创造的意境,收集更多的创作素材。几天下来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回龙、南坪、万仙山、郭亮、八里沟、九莲山、关山等辉县境内及附近的景区。
    黄土画派第四次太行山采风写生团的画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上了五十多岁的年纪,其中不少人已是六、七十多岁了,刘文西团长不仅在团里年龄最长、而且是久病初愈,进山后他全然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体质较弱、穿得又比较单薄的现实,便一头扎进太行山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他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让司机小孙的车跑得最快,进山进的最远。刘文西及画家们白天奔波在深山峡谷之中,晚上回到宿营地,仍不顾一天的劳累,抓紧时间整理资料,互相交流。
    黄土画派采风写生团每到一地都要召开座谈会和笔会,这是黄土画派的惯例,是为了让画家们更好地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和提高。王有政副团长主持了第四次太行山采风写生团座谈会并带头发言,他说:我们这一次到太行山采风写生,大自然感动了我们,这里的生活感动了我们,刘文西老师的精神更是感动了我们,我们作为一个画家,要象刘老师那样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画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再去感动别人,用我们的行动承担起社会的责任。王有政副团长发言后各位画家争相发言,刘文西团长最后总结,他说:“黄土画派成立以来先后来太行山四次采风写生,每一次来这里都有新感受,山是有人气的,会启发人的精神和创作灵感,看了太行山很振奋人心,我是在山里长大的,很爱山。对祖国大地、劳动人民多深入、多接触是我们画家创作的根和源泉”。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仅我们黄土画派要承办第二届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还有西美建院六十周年校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等重大展出活动等待我们,黄土画派的画家就是要通过深入生活,拿出有思想、有艺术、有气魄、有分量具有象太行山精神一样的作品。
    刘文西团长对黄土画派此次组团赴太行山采风写生提前很长时间就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周密的布置并首次采用由黄土画派自行筹集经费,自行掌握开支,自主安排采风写生时间、地点,自主安排采风写生活动,不接受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赞助捐赠或宴请接待,这样更有利于画家们集中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采风写生,是黄土画派今后为更好的组团采风写生进行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