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日下午5点半,专家组组长嬴枫教授在国画系办公室召开了国画系教师座谈会。国画系总支书记刘永杰、主任姜怡翔、副主任刘西洁及张小琴、陈国勇等国画系老师参加了座谈。
姜怡翔主任从国画系历史沿革、教学特色、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工作室制度、课堂特色、以及教学经费等问题向专家进行了汇报。姜怡翔主任在汇报中说:“国画系一直秉承学院‘借古开今’的文化传统、从57年成立国画系开始,国画系对人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绘画技能上,而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人品、画品和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
嬴枫教授听取了汇报之后说:“西安美术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国画系的老师作出了很多的贡献。”她还说到“国画系的作品荣获了很多的奖项,含金量非常高,国画系培养了很多的人才。”并对国画系全面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评价。
在与教师座谈中,嬴教授与在座的各位老师一起,深入探讨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问题。姜怡翔主任说:“国画系是个有着优秀历史传承的系,既有着老一辈艺术家的传统、也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负有不断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国画中的“直白”是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生活中提取,升华为艺术,也是我们一直秉承的创作态度。以这样的态度延伸到教学中去指导学生创作,才会感染学生,并在学生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反映出“朴素的生活味”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国画系独创的工作室制度不仅要培养综合、复合型的人才,也肩负着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的任务。
会上,刘永杰教授就我院的办学特色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说:自94年以来,美院人就有强烈的意识,要办出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突出的美术学院。在院长杨晓阳提出 “大美院、大美术、大写意”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找准西部特色、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刘教授认为,对“大写意”的思路,并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而是要在“物”与“我”的交融中寻找创作点。有了对“大写意”精神的深入理解,对培养学生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教师要用示范作品来指导学生。教育学生创作时,将个人的精神、心理和文化修养体现在作品中。
座谈中,嬴枫教授认真听取了每位老师的发言、认为:“大家谈的都很好!”。整个会议历时一个半小时,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