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记、院长信箱

  • 融媒体系统

  • OA系统

  • 全媒体系统

  • 校园服务

  • 西美AI

  • 微博

  • 微信

  • 抖音

  • 举报邮箱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 陕ICP备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 /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16989

西美要闻

意象艺术研究跨学科学术会议

发布日期:2013-06-14 18:34

2006-04-25 11:00 sa 


                  --筹备纪要

一、会议主题:意象艺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互动审美同构。
 1.气韵生动的基因机制
  2000年,意象艺术研究引入生命科学的辉煌成果,撰文《气韵生动的基因机制》,院领导特批专项经费,于2001年3月9日召开了有基因专家参加的首届跨学科学术会议,开始了意象艺术研究由观念形态向生命形态转型的进程。
  意象观念形态艺术论:上世纪50年代,在照搬前苏联美术体系的过程中,深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时,也渐悟到它山之石还会碎玉和代玉,民族艺术的"话语权"与"画语权"在消解中。1979年起,我们从基础教学入手,将陕西地区艺术文物系统引入教材,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在与西方具象与抽象艺术系统比较中,界定中国传统艺术为意象原系统;在与西方艺术的交汇中促使神密的意象原系统向明晰有序转化,在中西艺术的优势互补中,重构当代意象系统论。1982年开始发表论文,1986年出版《意象素描》专著,1988-1994年,完成国家"85"科研项目,1991年召开过首届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以系列论著营构观念形态的意象效应系统论:主体的意与客体的象作为艺术的两个基因,意与象的辩证契合,随机效应为艺术的本体论,并有意象空间论;意象造型论;意象色彩论;意象构图论;意象韵律论;意象表现论;意象思维论;旋转楼梯教学法等,多侧面的多层次的系统论。1994年专家会议鉴定为跨学科、跨门派、跨地区、跨世纪的一期工程。
  在深化与转化意象系统论的过程中,成立了国际意象研究中心,完成了陕西省社科项目《西部美术教育新生态》,以系统意象论回答当代中国艺术的"话语权"与"画语权"问题。
  意象生命形态艺术论:世纪之交生命科学的发展,促使意象系统论中的气韵论上升为主语,气韵,生命律动的美感,中国传统艺术中气韵"生而知之"、气韵"自然天成"的神密感悟,转化为气韵"基因传承"与"基因开启",即"气韵生动的基因机制",使意象的观念形态艺术论与智性、物性共有的生命密码--基因,深化与转化为意象生命形态艺术论。2001-2003年完成了西安美院校内科研课题《中国画生命形态艺术论》,汇编《意象之树生发效应论文集》,并与美国学者苏瑞·安格尔网上交流。在比较中,确定意象生命形态艺术论,2004-2006年完成陕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生命形态艺术学》,其基础的理论系统为意象生命美学的确定性,意象艺术风格的多态性,意象艺术生态效应的随机性,意象艺术观的常观、微观、宏观的整一观、意象艺术生发思维与生成技巧的有机体,意象艺术基因(智力)开启教学法。
  2.艺术审美基因律
  意象艺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互动,使意象艺术的系统与基因的双螺旋结构同构为艺术审美基因律。
  具象艺术中的黄金律1×1.618,是形态生物学与具象艺术比例结构与意象艺术的应物相形美感的审美同构;抽象的形式美是细胞生物学与抽象的形式构成,意象艺术审美程式美感的审美同构;分子生物学的基因结构与意象艺术的气韵美感的密码是审美同构,集中体观为艺术审美基因律--物性生命的四个碱基双双配对,与审美的情、思、意、趣呼应互动,体现平衡、对称的空间美感,两条核酸链对应缠绕与艺术美的节奏韵律交错转化,体现流动旋转时间美感,旋转楼梯式的双螺旋模型体现艺术审美智性与物性时、空的和谐有机体。概括的讲:艺术审美基因律就是时、空和谐有机的韵律美,避免视基因为圣像。"达·芬奇的密码黄金律"是数学形态的审美同构,"黄宾虹的秘诀太极律"是哲学形态的审美同构,观念形态意象论是黄金律与太极律的复合,与生命科学的基因同构为艺术审美基因律。这是不同于未来艺术的"美国梦"、"欧洲梦"的"中国梦"。
  3.艺术基因库与艺术基因资源的转换
  当今的人类文明、观念、审美意识只是人的基因5-10%的开启,因此一个观念的诞生,既有一定的开拓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遮蔽性。基因的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的信息转换法则,并非到蛋白质为止,与大脑功能的自我意识结合,发现已有的审美观念、意识,都是经由基因--潜意识--意识的转换生发的,精神分析学在意识之后找到了潜意识,现在我们在探索潜意识源于生命的密码--基因,基因的中心法则是微观的共时性机制,已有的审美文明库存,是历时性的基因库与基因资源--艺术学子与艺术家身心之中未开启的基因的转换。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必须善于扑捉艺术生命的瞬间。艺术的智性生命体,不同于物性生命体的自然生发,而是无数灵感暴发的生命瞬间的合成和升华。我们追踪着"整体性的细胞生物学"成果,认识"广义的中心法则"多元传承,立体开启艺术的生命智力。
  4.典型例证-石鲁的艺术生命与基因传承
  2001年,国际基因组测序的成果,激发我们与基因专家博士后司履生教授合作,向陕西科委提出《艺术基因组测序》的课题,但无基因组测序仪等硬件设备,只能用软科学的手段--以艺术审美基因律为探针,进行艺术基因组的研究,并在现实的艺术生态中,听到了石鲁的遗言,看到了石鲁的基因在子女中遗传,提出《石鲁的艺术生命与基因传承》为典型例证。研究石鲁在顺境中的探索与创造,使他在《转战陕北》等创作,达到了观念形态艺术创作的高峰,在20世纪的美术史中,超越了古今、东西的桥梁艺术家达到了新岸境地。特别是石鲁在逆境中,突破了观念的局限,在50年代的印度、埃及写生画面上,进行二度创作,出现系列"天书"、"怪画",并且在《美典神》中创造了生命形态艺术大作。从总体上看石鲁在不同的生态效应中,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中,由艺术生命的原创性、复合创造性、突破性创造,体现观念形态艺术向生命形态艺术转型的历程,及子女传承与社会艺术生态效应。
  二、选题与参考资料
  艺术文化由观念形态向生命形态转型,是历史性的命题,需要共鸣者集体攻关,企望学者们发挥个人对艺术生命的独特见解,欢迎生物学家与艺术理论学家合作,开拓选题,深化系统,特此提出以下题目,谨供参考。

  1.生命科学发展中审美法则研究。
  2.艺术美感中对生命的体悟。
  3.艺术审美基因律讨论。
  4.气韵的密码与中国的生命形态艺术论。
  5.艺术考古与中华民族审美基因研究。
  6.观念艺术与生命艺术的比较研究。
  7.生命科学、生命哲学、与生命美学的转化。
  8.生命艺术观的常观、微观、宏观整一观。
  9.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基因(生发)思维互动论。
  10.艺术语言的形成、构成、生成共生论。
  11.书法艺术的发生发展与生命形态艺术论。
  12.石鲁的艺术生命与探索精神。
  13.艺术审美基因律(中)与艺术基因圣像(美)比较研究。
  14.意象生命艺术与东南亚艺术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
  特别向艺术和艺术理论家推荐一些生命科学著作,以便跨越气韵生动与生命密码之间的距离。理解基因调控,基因中心法则与广义中心法则等基础理论,进入艺术生命与生命科学审美同构状态。
  1、《生命的暗号》与《人生的暗号》村上和雄(日)著,李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基因的革命》白玄、柳郁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
  3、《基因解读》罗伯特·波拉克(美)著,杨玉龄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出版。
  4、《双螺旋》詹姆斯·沃森(美)著,田洺译,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
  5、《基因讲述生命的故事》,子言编 经济出版社 2000年出版
  6、《现代分子生物学论纲》李振刚著,天津科技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三、会议的进程
  4月发出筹备纪要与选题参考,6月落实选题分工,8月与会者提交500字的选题提要,9月16日全体会议宣讲课题,17日部分学者持续讨论重点问题,筹划第二届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会后发表跨学科研究动态与国际会议策划,包括出版专著或论文集计划。
  请您收到纪要后,随时与我们联系。
  E-mail联系地址:kyc.xafa@163.com
  西 安 美 术 学 院 科 研 处 电话:88222184 邮编:710065
  西安美院国际意象研究中心 李青、孙宜生 电话:88232378

2006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