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教学单位、相关处级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学水平,树立优良教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西安美术学院十二五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现就学院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教风建设的意义
教风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教育思想、教学态度、育人方法和教学风格的综合表现,是教师德才的统一。良好的教风对于形成优良学风和校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风建设关系学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学院办学的社会声誉。当前,恰值学院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教师必须以更加高尚的育人风范、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更加精湛的教学艺术,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提高育人的整体水平,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二、加强教风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师德修养,自觉遵章守纪,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的;以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为重点;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相应政策引导为辅助,以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为保障,全面实施“严谨笃学、修德育人”的教风建设。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促进我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教风建设的目标要求
教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教风建设以塑造师德、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为主要内容,重点突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的培养,具体体现在教育教学环节和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为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
四、教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教风建设是我院一项全局性、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要想收到实效,应根据我院“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出的目标要求,认真分析当前教学现状,正视存在问题,积极进行整改。我院的教风建设工作具体表现在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教师科研等三个方面。
(一)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就业、全面素质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肩负神圣使命和重要责任。导师应从培养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始终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
我院自1981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04年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以来,导师队伍建设总体情况和其他兄弟院校相比较,无论是选拔制度、导师的整体道德水准、业务水平、敬业精神都处于较好的水平,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达到较高水平。但伴随着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导师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①敬业精神不强,责任意识淡漠。目前个别导师不敬重导师岗位,只是借用导师“招牌”热衷于“第二职业”。对研究生的学业漠不关心,长时间不给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有的学生一个学年见不到导师几次,导师的职责与信念淡漠。
②由于导师专业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学科差异、导师个体差异。知识结构的更新、业务水平提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③有些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对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所培养的研究生缺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力。
④个别学科的导师所带研究生人数过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⑤自律意识薄弱、他律不能发挥作用。
2、整改措施
①建立由党政领导参加的导师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安排该项工作。
②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和方案,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全体教师进行以加强教师理论水平、职业道德、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③明确师德要求,认真落实执行。规范导师行为,不断提高导师队伍的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良好、道德品质高尚、业务精、教学质量过硬的导师队伍。
④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监督机制。成立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师德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师德师风的调查研究、检查评估和其他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规划和组织落实。根据我院党委部署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
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师德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由院人事处、工会、教务处具体负责实施,办公室设在院工会。
“师德建设年”活动主要在我院教学一线讲师、助教中开展。活动时间为2012年3月26日至2012年12月26日。活动共分为宣传动员与组织学习、自我剖析与提高认识、评议整改与总结、教学比赛四个阶段。3月26日至6月26日主要进行前三阶段工作,9月6日至12月26日主要进行第四阶段工作。
⑤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开展导师师德师风评价,导师互评等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方法建设等密切结合起来,做到以师风促教风、促学风、促校风。
⑥建立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导师进行奖励,对被评价为落后的导师进行惩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本科生教育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师教学培训、促进教育教学研究、推广教育教学改革和提供教学咨询服务等工作。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方面起到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教育教学质量。
把师德建设纳入学院文化建设体系之中,对师德行为不规范,师德表现不佳,未按时参训,态度不端正者,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对情节较重,造成不良影响,考评、考试不合格者,不能认定教师资格,不得上岗、取消所有评先、评优资格、不得进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
(2)教务处与人事处协调配合,开展教师进修工作。具体举措如下:
①举办全院高水平的教师专题学术讲座活动,参加人员为45岁以下教师。
②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教师外出培训与考察计划。
③在设计专业、绘画专业、造型艺术部实施国外专家工作室制,配备相关专业教师与国外专家同堂授课,切实提升专业教师的授课水平。
④整顿外聘教师队伍,加强外聘教师的业务管理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采取适当方式稳固外聘教师在我院整个教学体系中的积极补充作用,建立与完善考评机制,给予优秀外聘教师以人事代理等相关待遇。
2、整改措施
①健全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全方位、全程性的质量管理系统工程,这一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涉及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带有鲜明的导向性。因此,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指标体系确定必须遵循规范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奖惩结合等原则,克服随意性,力求该体系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含三个监控要素,即监控目标、监控组织、监控方式,主要规范监控什么、由谁监控、怎样监控,并构成一个有效的运行系统。实施院、系(部)、教研室三级监控体系,完善听课检查制、评教评学制、测评制,并进行教学质量跟踪与信息公开制。
积极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保障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运行评价机制。
②健全教学秘书配备,加强教学秘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③加强督导在教学检查和监控中的积极作用,开展督导交叉查课、听课制度。
④继续举办专业课程改革研讨会与教学观摩会,落实主干课程在各系部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与特色价值。
(三)加强学术科研建设
学术风气建设是教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术风气建设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创作三位一体新观念的建立以及提高学术水平的制度化建设。为促进我院学术风气建设的深入开展,努力在全院广大教师中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
1.提高认识、端正观念
①针对部分教师科研观念淡漠的问题,加强学术风气建设的认识和宣传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得学术风气建设深入人心。
②针对部分系部科研、创作工作滞后的情况,建立教师学术风气建设责任制,强化各系在学术风气建设方面的责任。系主任是本系学术风气建设第一责任人。分工负责与齐抓共管相结合。各职能部门、各系要按照学院的统一部署,把握重点,突出特色,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③为了鼓励教师在科研、创作方面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科研、创作等方面成果的考评,并以此作为对各系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要与学风建设的表现挂钩。在职称评聘、项目立项、论文答辩、论文发表、著作出版、成果奖励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2、强化管理,健全和完善学术风气建设规章制度
①制定和完善学术风气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学术风气建设的相关制度,设立学术风气建设的硬性指标,探索学术风气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注重学术风气建设的过程积累,进行跟踪评估,加大对过程的考核。
②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成立院系两级学术风气建设领导小组,调研学术风气建设中难点、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计划,落实措施,要求各系部每年度制定科研、创作规划。
③制定与完善创新机制,不断创新学术风气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师科研品牌,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良好学风。拟将教师年展及习作展提升为创作展。
④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学术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以学院名义举办的联展,给予支持与管理,使其更加具有学术性。
3、开拓思路,合理安排,层层落实
①围绕学院学术风气建设现状及学术风气建设存在的问题,按照学院学术风气建设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整改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常规管理、检查等一系列活动,及时对学术风气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教育和严肃处理。
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修订完善“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工作管理暂行条例”。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日常管理水平。使其更加适应“内涵发展”的需求,提高学术水平。
③改进、建立科研管理长效机制,实行院、系、教研室三级垂直管理模式,即学院科研处与系科研管理负责人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各系主管科研领导、科研秘书应配合科研处与本单位教研室负责人建立工作联系机制。为了将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建议将科研任务具体化,如每位教师每三年必须完成一项校级及校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每五年完成一项省级及省级以上项目,并将此作为评优、晋升的一项硬性指标。
④院科研处每学期召开一次科研工作会议,研究、讨论、总结、评估全院的科研工作。
⑤加强“西安美术学院教师创作新作展”,备战“十二届全国美展”,全面促进学院的创作水平。
⑥建立与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从科研奖励和职称评审、干部任用、硕导和博导选拔、教师和单位年终考核等方面,采取制度化管理,提高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度。
⑦建立院、系(部)、教研室(工作室)科研与创作工作三级垂直管理机制,使科研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全院科研与创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4、整改措施
①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建立长效的、科学的管理机制;科研工作既是集体的行为,更是个体的行为和劳动,对于教师而言人人有责。围绕学院学风建设现状及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按照学院学风建设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常规管理、检查等一系列活动,及时对学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教育和严肃处理。
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修订完善“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工作管理暂行条例”。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日常管理水平。使其更加适应“内涵发展”的需求,提高学术水平。
③改进、建立科研管理长效机制,实行院、系(部)、教研室(工作室)三级垂直管理模式,即:院科研处——系(部)科研组——教研室(工作室)——教师。为了将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建议将科研任务具体化,如:每位教师每三年必须完成一项校级及校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每五年完成一项省级及省级以上项目,并将此视为评优、晋升的一项硬性指标。
④院科研处实行深入基层制度,每学期定期不定期深入各系(部、所)进行科研工作检查、研讨以及辅导工作,了解情况,发现亮点,培养项目,协助策划。院科研处每年召开一次科研工作会,研究、讨论、总结、评估全院的科研工作。
五、加强对教风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在党委领导下,学院成立教风教育活动工作小组,院长王胜利为组长,副院长郭线庐、贺丹、贺荣敏为副组长;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处为组织实施单位。工作小组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检查全院教风建设活动开展情况,积极认真履行职责,层层抓落实教风建设工作。
加强教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融入经常性和规范化管理之中,才能形成教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学院将采取随机抽查和阶段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各系教风建设情况。各系要负责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日常考核并进行记录,形成教师教学(包括教风)档案;教务处成立教风建设督查组,对教师的教风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并以《教学简报》等形式对加强教风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表扬或批评。
中共西安美术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日